历史就像一列火车

历史就像一列有着无数节车厢的火车,我们在站台上,看着它一刻不停地从自己身边驶过。

当下发生的,是正从我们眼前经过的那节车厢。我们的目光透过那车厢上的窗户,清晰地看见车厢中的人和事。正在谈笑的人们,望着窗外的人们,闭目思考的人们,沉沉睡去的人们……每个面孔都仿佛如此生动。

不止车厢里面,车厢外的每一处细节我们也看得清清楚楚,时光锈蚀着厢体,风霜雕刻出微小的划痕,这些情形尽收眼底。

而当它驶过我们身边,离我们稍远一些后,我们便看不清车厢中人们的表情了,只能约略看到一些人们的动作。

我们也正是从这列车尚未完全远去的部分与正在眼前的部分之间的对比,才对这火车的速度,或者说时光的飞逝,有一些模糊的感觉和真实的印象。

至于那些驶离我们很远的部分,其中几乎看不到人们存在了,只有一节一节的车厢尚可分辨。

更远的地方,所有的车厢似乎在我们目光中都要压缩在一起,变成一个无穷远的点,什么车厢呀、人呀、事呀,似乎都变成了无法区分也没有意义的同一个点。

这就是真实的历史在我们头脑中会自然产生的直观印象。

image.png

但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虚假的历史却大行其道。之所以会如此,我认为原因有如下几个:

  1. 当下生活的无趣。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细节,我们个体的人生也永远只有一种可能。试图在当下的生活中,用那种粗糙的、大线条的叙事取代个体叙事,立刻就会被生存的匮乏抗议,被自私的自我识破,被鲜活的感觉反对。但对历史做这种处理,却反而会受到人们的欢迎。
  2. 人们审视历史时,其实总是抱着对当下和对未来的希冀。因此历史就成为人们在想象中实现愿望的素材,毕竟假如一件好事过去发生过,那未来也是可能发生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历史和梦就具有了相似之处。弗洛伊德曾指出,人们借助梦来满足自己无法在现实中实现的愿望。
  3. 人们品味历史时,往往还会不自觉带着一种品味戏剧的态度。我们都知道,历史总是充满着各种冲突,当我们选择某个视角去观看历史,其实是在这种冲突的发展中感受戏剧的趣味。假如历史的冲突展现在我们面前时不够戏剧化、缺少细节,那就很难吸引人,只会让人觉得乏味。

不管是真实的历史也好,虚假的历史也好,反映到我们的头脑中,都只不过成为某种泡沫般的幻象,因此历史的真实与虚假,其实与我们在物质世界的生存干系不大。只是,如果我们不能认识到它幻象的本质,那么它却是可以在精神世界给我们带来真实的痛苦的。

所谓“为道日损,为学日益”,心灵的躁动与平静也就在这损益之间了。


历史就像一列火车
http://qichendao.com/2025/10/28/历史就像一列火车/
作者
qichen
发布于
2025年10月28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