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经二十四:“企者不立”,找到自己的步调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弱者想要变强,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步调,勉强自己过分努力是不会长久的。

那么如何才能找准自己的步调?老子给出的回答是——诚实地对待自己,去除那些由虚荣心产生的无用的行为。

为了更具体地说明,老子进一步列举了四种行为——自是者不彰,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它们分别说的是:
1、自己肯定自己,那事情的缘由就不能真实地呈现出来。
2、只从自己视角看问题,就没办法准确判断事情如何发展。
3、向别人夸耀自己功绩的,往往没什么实际的功劳。
4、骄傲自满的人,做事一定不会长久。

我们之所以会在无意识中一再做出这些行为,是因为人是一种社会动物,总是希望别人认可自己,把社会名声当作自己价值的锚点。

但是人们生活在这样一个不断变动的世界,其实并没有什么切实的价值锚点存在,看看现在的失业潮就能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所以智慧的人有意识地远离上述行为,避免虚荣心影响我们理性地看待世界和做出决断。取而代之的,是专注于自身的成长和价值提升,通过和别人建立真实的联系来发挥自己的作用。

本章原文

炊者不立,自是不彰,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其在道,曰馀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裕者弗居。
——《道德经》第二十四

七尘解

炊者不立,自是不彰,自见者不明,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踮起脚尖则无法长久站立,自以为是也不会更被民众认可,过于表现自我就会失去明察的可能,夸耀自己功绩的往往没什么实功,骄傲自满的人事业不会长久。

其在道,曰馀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裕者弗居。
以上这些行为,从道的角度来说,就像超出需要的进食或是无用的行为。人们总会厌恶,因此有道之人不做这些事。


道经二十四:“企者不立”,找到自己的步调
http://qichendao.com/2025/09/05/道经二十四:企者不立,找到自己的步调/
作者
qichen
发布于
2025年9月5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