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拔苗助长的必然性

今天来聊聊拔苗助长的必然性,先从这个故事本身说起吧。

古代有个农民,嫌他家种的禾苗总是看起来没有生长一样,于是就到地里去,用手把禾苗一株一株地拔高。 做完这些,他累得气喘吁吁地回家,高兴地对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不过,我总算让禾苗一下子就长高了!” 他儿子听完这话马上跑去田里,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我们看完这个故事,难免要嘲笑这个拔苗助长的人异想天开,居然以为人力拔高的禾苗和自然长高的禾苗相同。故事也正是想要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总是有其客观规律,仅靠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恐怕还会适得其反。

这个道理看起来多简单啊,应该没人看不懂吧。可是一旦我们回到现实,我们立马就会发现,即使所有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人类还是会一遍又一遍,在所有时代、所有领域、所有问题上,不断重复犯下这个错误。

于是拔苗助长这件事就呈现出了一种现实的必然性。

我们不禁要问,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明明这个道理如此浅显,人类却还是要不断犯下这个错误?

我将所有的这类事件归结为一个共同的模式:那就是利益由主体所获得(表现为农民心中想要禾苗长高这种愿望的满足),而损害由客体所承担(表现为禾苗被动地违背生长规律而枯死)

有人或许会说,这个农民做出拔苗助长的举动,是因为他认识能力的不足而导致的。只要他充分地认识客观规律,就一定不会再做出这种事了。

那我们不妨仔细想想,真的是如此吗? 现实给我们的回答是“不”。

拔苗助长这件事之所以可以成立,其基本的条件在于农民和禾苗双方之间力量的不对等。而它之所以成为现实,在于农民当下直接感受到的愿望(想看到禾苗长高的愿望)压倒了收获的愿望

力量的不对等在现实中到处都存在,当下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权衡更是所有人都面临的无解的难题。两者一结合,拔苗助长的出现就具有了绝对的必然性。 更何况,人类的意志并非完全由理性主导,即使我们完全排除了所有理性可能产生的谬误(这当然不可能),也难以在感性、情感、激情的冲击下做出合理的选择。

现实生活中拔苗助长的例子是多么广泛!

- 沉溺欲望满足,有意忽视身体所受伤害。(暴食、纵欲、烟酒的无节制、滥用药物)

- 用虚假营销来代替自身产品和服务的品质提升。

- 用故事和神话愚弄大众,满足自己的贪婪。

- 用债务刺激发展,圈敛社会财富,无视信用透支。

- ……

相应的例子数不胜数,人们也就争先恐后地踏入一个又一个骗局,在世界上演连绵不绝的荒诞戏剧。


聊聊拔苗助长的必然性
http://qichendao.com/2025/08/07/聊聊拔苗助长的必然性/
作者
qichen
发布于
2025年8月7日
许可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