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经第十一章,继续从人们身边最熟悉的事物开始观察,车子是人们出行和运输的工具,陶器常常被用来盛放各种食物和水,房子是人们居住的地方。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活动,老子仅仅靠人们为食、住、行所创造的这三种最基本的器具,就归纳出了“无”和“有”之间的玄妙关系。如果你能理解这种关系,并将它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之中,将会无往不利。
本章原文
三十辐同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也。
埏埴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
凿户牖,当其无,有室之用也。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七尘解
三十辐(fu,二声)同一毂(gu,三声),当其无,有车之用也。——辐是指辐条,在自行车上从中间向四周放射的一根根铁条就是它了。毂是辐条插在上面的中心,它向外支撑着辐条,向内套接着车轴。正因为车毂四周有许多孔洞,这些孔可以让辐条插入其中,所以它才能成为车轮的中心。没有车毂的话,轮子就不能成形,那么车就无法依靠轮子前行,更无法发挥它的作用。
埏埴为器,当其无,有埴器之用也。——把陶土捏成器具,正因为在陶土中间扩大出了空间,它才能够容纳东西,锅碗瓢盆都是如此。没有这中空,那么它就只是一块顽土,毫无作用。
凿户牖(you,三声),当其无,有室之用也。——今天我们的房屋建造技术远非古代所能想象,足以在平原上立起一片片钢铁丛林,因此不太能理解“凿户牖”为室。然而在黄土高原上还保留着这种建筑类型,窑洞和地坑院就是典型。窑洞在山坡崖壁上凿出空间供人居住,地坑院则是从平地向下挖出一个大地坑,在其中构筑房屋。这些建筑都是贴合当地松软黄土地质、多沙尘气候和少木材资源等条件而发展出的建筑,冬暖夏凉、节省建材,很有当地特色。如果没有这挖出的空间,那么自然不足以成室,人类也无法居住其中了。
从这三种类型的器具,我们就可以明白,人类可以当然利用各种材料,但是终究需要那空无的地方才能够发挥作用。如果没有那空无,陶土只能捏成玩具用作观赏,石头也只能刻成雕像用以纪念,而失去了他们作为器具的最大作用。
当我们把眼光投向今天的商业社会,我们将会发现,世界上那些最成功的公司,无一例外都是平台型公司,他们用自己所拥有的“有”(人才、资金、技术)搭建出了“无”(供给人们服务的平台),而这“无”能容纳无数的“有”,进而使这平台发挥出了巨大的价值,成为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这就是无之大用了。